陈进才轻轻颌首,面带微笑,领会了皇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当然不知道,这不过是皇帝借鉴英国佬征服印度的做法。除了傀儡王公,还要挑拔其它土邦互相攻伐,以收渔人之利。

    “先打下孟加拉,稳固了之后再视情况而定。”陈进才的心已经静了下来,皇帝并没有太过急迫的催促,也更建议蚕食而不是鲸吞。

    在印度那个民族宗教,以及土邦势力都非常复杂的地方,稳扎稳打,占一地消化一地,才是平稳之道。

    想要以夷制夷,就要彻底收服,才能放心地组织附庸兵进行训练,才能放心地发放武器弹药。

    否则,不是培养敌人,给自己找麻烦嘛?

    如此想来,先保留土邦王公还真是挺必要的。

    对土邦王公也可以象培养土著精英层一样,能够崇拜并效忠大明,对于土邦的统治,大有益处。

    陈进才的思路也发散开来,与杨生芳一样,也没有马上给皇帝写信,而是要深思熟虑,让皇帝看到自己的智慧和才干。

    人口缺乏是大问题,可也不是不能够解决,这正能显出自己的本事。

    国内都缺人,对海外占领地的支援也很吃力。

    缅甸地位不同,朝廷才出台政策,引导云贵土司,乃至平民百姓迁徙定居,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,以便更稳固的占领和统治。

    对于孟加拉的征伐,除了土司的力量,再迁徙人口,就比较困难。当然,缅人也能够移民,可数量依然有限。

    “用两三年的时间,稳固孟加拉的统治,归化更是要加紧进行,如同缅甸一样,归化的缅人也能看作大明子民,用于其他地方的迁徙和填充。”

    陈进才也看到了皇帝书信中的提点,就是种植结构的改变,将占领区的命脉牢牢握在手中。